七十年代末,里希特与妻子 Ema 的婚姻正朝终点走,同时与艺术家根泽肯 (Isa Genzken) y饿愈走愈近。1 两人在七十年代初结识,当时Genzken还是学生。七十年代末再度重逢时,她已是颇有名气的年轻艺术家。2 八十年代初,两人在杜塞尔多夫市同居,1982年成婚。隔年,里希特的艺术代理商兹沃纳 (Rudolf Zwirner) 为两人提供了一间由厂房改装的大型工作室,位于科隆市俾斯麦街(Bismarckstraße)上,两人决定接受后就搬离杜塞尔多夫的住处与里希特位于布吕肯街(Brückenstraße)的工作室。3
心情开朗的里希特仍继续热衷钻研抽象创作,直到1987年他创作的重心仍是抽象画。八十年代初,绘画在艺术界的某些圈子里又流行了起来,以新表现主义 (neo-expressionism,在德国有时被称作新野兽派 [Neue Wilde]) 为重心。这个潮流在美国的领导人物是菲利普·古斯顿 (Philip Guston) 与朱利安·施纳贝尔 (Julian Schnabel) 等人,在德国则是乔治·巴塞利玆 (Georg Baselitz) 与安塞姆·基弗 (Anselm Kiefer) 。1981年初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Academy) 举办的'绘画新精神' (A New Spirit in Painting) 展览,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汇集一堂,其中也包括了里希特。Storr 认为,'里希特的表现主义类型绘画比这个潮流早了数年,但他当时无疑感受到这股潮流在他周遭日渐成型,因为在许多新表现主义的全盛时期,他和倡导这个风潮的艺术家们在许多展览中被归于一类。'4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这场展览无疑奠定了里希特在国际当代绘画界的地位,同时在黎现代艺术美术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举办的'当代德国艺术' (German Art Today) 展览,以及在慕尼黑举办的里希特个展,八十年代对里希特的艺术生涯而言有个非常好的起头,万事具备,即将更上层楼。
里希特的抽象作品创作发展顺遂,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他该将他的具象创作将带到哪个方向。1982到1983年期间他画了一些以蜡烛为主题的独立作品,这些作品为他的具象画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虽然这些作品首次在德国展出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瞩目5,不过这些画作被已被公认为是里希特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之一,也为他同时赢得了一般民众与艺术界专业人士的心。蜡烛作品利用柔和但繁复的色彩,从土褐和古铜色,到土灰、影青、暗绿与芥末褐等色,画面经常只有单支蜡烛,但有时有二或三支蜡烛,衬着由素净墙面、无装饰的桌面与昏暗门道等组成的简单背景。在《蜡烛》系列画作中,他将明暗对照与模糊技法运用地超凡绝俗,不仅成功地为他的相片画另辟蹊径,也让人们看出里希特与当时一片新表现主义风潮之间的差别。
风景也是里希特在八十年代相片画不断出现的主题,自六十年代晚期创作的《科西嘉岛》(CR: 199-201, 211, 212) 后,他不时地回到风景画,并持续推陈出新。1981年的《达沃斯》(Davos,CR: 468/1-3, 469-1) 描绘冰雪覆盖的山头,太阳藏身于云雾之后;1982年的《冰山》(Iceberg,CR: 496/1-2) 为里希特对崇高性与德国浪漫主义的兴趣;1983年与1984年的风景画关注的则是比较朴实的身旁事物,刻画乡村田园与莱茵兰 (Rhineland) 地区,这时期的典型作品包括《谷仓》(1983年;CR: 549-1)、《草坪》(1983,CR: 549-2)、《谷仓》(1984,CR: 550-1) 与《莱茵河景》(Rhinescape,1984,CR: 550-3)等。在这些风景画之后创作的1984年的抽象画 (CR: 551/1-9) 显示他当时即使在画风景画时仍然思考着抽象性的问题,几乎完全抽象的画面完全靠蓝天与地平线来提供视觉定位,否则很难分辨这些作品是风景画。1985年时,里希特完成了一些更为沉静的风景画,包括《Staubach》、《Troisdorf》与《Buschdorf》(CR: 572-1, 572-2 与 572-5),这些画为日后的风景画确立了基调,Elger 因此认为,里希特的风景画在'1987年创作的23幅田园与草地作品时,达到了高峰'6。
但里希特在接下来一年里创作的一连串相片画才是他在这十年里最重要的一组作品,甚至也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里最重要作品组之一。标题为《1977年10月18日》(October 18, 1977 ,1988年,CR: 667-674) 的15联画与一个历史事件有关,即德国左派组织'红军派' (Red Army Faction [RAF]) 中最重要,且最恶名昭彰的两名恐怖分子成员,巴德尔 (Andreas Baader) 与恩斯林 (Gudrun Ensslin) 在狱中自杀,促使该恐怖组织的瓦解。Storr 对红军派的描述是,'由激进学生转变而成的武装改革份子'7,几乎整个七十年代,西德都笼罩在这个团体激进与暴力活动的威吓中。根据官方说法,Baader、Ensslin 与其他共犯的死因是自杀,但他们不寻常的死法引发了各种猜测,认为他们其实是遭受被国家特务的杀害。里希特这个模糊化处理的灰调画作系列,描绘的是引发和围绕他们死亡的几个关键时刻,包括三名成员在1972年6月1日遭道逮捕、Ensslin 于1977年10月18日在牢房中上吊自尽,以及1977年10月27日三名红军派成员在多海登墓园 (Dornhalden) 的葬礼。
这无疑是里希特截至目前为止最具政治挑衅意味的一组作品,尽管画作完成距离事件发生已经有十多年,这个事件当时在德国仍然能引发两极化看法,挑动一般德国人的敏感神经,因为它开启对二次战后德国现状的复杂辩论,'… 不满的一代,这代人多半在战后出生,与默许(若非支持)希特勒的上一代扞格不入。'8 虽然里希特向来不愿被扯入这场辩论,但他的这组作品却使其明朗化。他作品的主题探讨的是意识型态如何转变为恐怖主义、国家、媒体与公众又如何讨论这个议题9。他在1989年谈到红军派时再次声明,最令他觉得难以理解的是,人们'总是在在制造一些想法,一些多半是彻底错误、彻底荒谬,更重的是非常很危险的想法'10。
同样出自1988年,却与《1977年10月18日》大相径庭的《贝蒂》(Betty,CR: 663-5),成为里希特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画中主角是里希特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儿贝蒂,画中的她还是个女孩 (但作画当她已经是个少女)。在画中,她靠近镜头坐着,距离视觉水平不远,穿着白底红花的连帽线衫或睡袍,背对着观看者的眼光,仿佛看着一片深灰色的空无,这片空无其实是里希特的一幅灰色抽象画。
在八十年步入尾声以前,里希特已经是德国与全球最显要的画家之一了。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已享有稳定市场,他的首场大型回顾展于1986年在杜塞尔多夫市的城市艺术馆 (Städtische Kunsthalle) 展出后巡回到柏林、伯尔尼与维也纳,所到之处好评不绝11。 他的艺术代理也有了迁移,改由纽约的 Marian Goodman 画廊及伦敦的 Anthony d'Offay 画廊代理。八十年代对里希特而言是非常成功的十年,他的抽象画和相片画取得了傲人成就,同时他的地位及声名也随着高涨。
1 当时 Genzken 与 Buchloh 的恋情也步入尾声。见 Elger 著,A Life in Painting,第240页。
2 Storr 著,Forty Years of Painting,第69页。
3 Elger 著,A Life in Painting,第262页。
4 Storr 著,Forty Years of Painting,第71页。
5 同上,74页。
6 Elger 著,A Life in Painting,第273页。Elger于1998年策划了里希特风景画的首场大型展览,展出于汉诺威市的史普林格博物馆 (Sprengel Museum)。
7 Storr 著,Forty Years of Painting,第74页。
8 同上。
9 里希特的《1977年10月18日》1989年首度在鹿特丹展出时已引发争议,199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买下整个系列展藏,2001年911恐怖攻击事件爆发后,此系列引发更大争议。关于这场辩论的讨论可见 Robert Storr 著,September: A History Painting by Gerhard Richter (2009年),Tate Publishing 出版,第37-43页。
10 Jan Thorn-Prikker 访谈里希特 (1989年),截自 Gerhard Richter: Text,第231页。引自 Storr 著,September: A History Painting by Gerhard Richter (2010年),Tate Publishing 出版,第38页。
11 Elger 著,A Life in Painting,第263-4页。